小麥新品種生產經營權轉讓公告
現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選育的小麥新品種生產經營權采取公開競拍的方式進行轉讓,在河北省農科院和旱作所網站進行公告。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擬轉讓品種概況
1. 衡S29
衡S29于2016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國審麥2016025。該品種河北省以外生產經營權許可協議于2021年9月底到期,現對該品種后續省外生產經營權采取公開競拍的方式進行預轉讓。(品種簡介附后)
2. 衡麥28
衡麥28 于2021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國審麥20210099。(品種簡介附后)
3. 衡麥29
衡麥29 于2021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國審麥20210100。(品種簡介附后)
4. 衡麥30
衡麥30由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和河北巡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選育。于2021年通過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編號:冀審麥20219002。(品種簡介附后)
二、報名條件
1、經營資質:中國境內合法經營企業;擁有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
2、公司信譽: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無不良信用記錄。
3、公開承諾:有清晰合理的市場運作思路;不得進行二次轉讓。
三、競拍時間、地點
符合上述條件且有意合作的單位,報名時請將資質證書(電子版)發送到如下郵箱:hbnkyhzs@163.com。
聯系電話:13623288519(喬文臣);15131857261(郭安強)
報名時間截止8月23日,報名參與競拍的公司務于8月23日前將保證金5萬元,匯至如下賬戶,未能交付保證金的報名無效。中標后保證金自動轉為轉讓金;未中標者退回保證金。
收款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開戶行:衡水市工商行百貨大樓支行
帳 號: 0407301409600022875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2021年8月13日
衡S29品種簡介
審定編號:國審麥2016025
育 種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品種來源:衡98-5229系統選育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41天,比對照品種良星99早熟2天。幼苗匍匐,抗寒性好,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穗層整齊度一般。春季發育稍快,偏南部區域易受春季低溫影響,結實性下降。株型緊湊,旗葉上沖,莖葉蠟質較多。株高81厘米,抗倒性一般。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熟相中等。畝穗數47.2萬穗,穗粒數34.2粒,千粒重39.8克??购澡b定,抗寒性級別1級。抗病性鑒定,中抗條銹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葉銹病、赤霉病、紋枯病。品質檢測,籽粒容重803克/升,蛋白質含量14.76%,濕面筋含量32.4%,沉降值22.7毫升,吸水率57.2%,穩定時間2.1分鐘,最大拉伸阻力126E.U.,延伸性145毫米,拉伸面積25平方厘米。
產量表現:2012~2013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14.4千克,比對照品種良星99增產3.3%;2013~2014年度續試,平均畝產602.6千克,比良星99增產3.4%。2014~2015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8.7千克,比良星99增產2.9%。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種期10月上中旬,每畝適宜基本苗18萬~22萬,晚播適當增加播量。注意防治葉銹病、赤霉病和紋枯病等病蟲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小麥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黃淮冬麥區北片的山東、河北中南部、山西南部水肥地塊種植。
衡麥28 品種簡介
審定編號:國審麥20210099
育 種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品種來源:衡4568/山農05-066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32.58天,比對照濟麥22早熟0.1天。幼苗半匍匐,葉片寬,葉色深綠,分蘗力強。株型緊湊,平均株高73.9/78.2厘米,抗倒性較強,整齊度較好,穗層整齊,熟相好。穗長方形,小穗排列緊湊,結實性好,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2018、2019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穗數44.3/48.1萬穗,穗粒數32.8/33.7粒,千粒重39.8/45.2克。201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穗數49.3萬,穗粒數33.4粒,千粒重45.4克,平均株高77.9厘米。2019、2020年抗寒性評價鑒定:平均死莖率1.6%/1.3%,抗寒性級別1級,抗寒性評價好??共⌒越臃N鑒定:2018年結果,成株期抗條銹病、高抗葉銹病,高感白粉病,中感紋枯病。2019年結果,感條銹病,中感白粉病,中抗葉銹和紋枯病,高感赤霉病。2018、2019年抗旱節水性鑒定,節水指數1.008/1.090,兩年平均節水指數1.049。品質檢測:2018、2019年籽粒容重805.5克/升,蛋白質含量15.0/13.3%,濕面筋含量25.7/31.0%,穩定時間5.0/4.2分鐘,吸水率59.4/66.0%,最大拉伸阻力569.0/351.5Rm.E.U.,拉伸面積96.5/51.5平方厘米。
產量表現:2018-2019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75.3千克,比對照濟麥22增產3.28%;2019-2020年續試,平均畝產606.6千克,比對照濟麥22增產7.25%;2019-202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28.5千克,比對照濟麥22增產7.14%。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種期10月5日-15日,基本苗18萬左右。抽穗前后應及時防治麥蚜,揚花期和灌漿期應及時防治赤霉病和其他葉部病害。
建議種植區域:黃淮冬麥區北片的山東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水肥地種植。
衡麥29 品種簡介
審定編號:國審麥20210100
申 請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育 種 者: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
品種來源:濟麥22/衡5362
特征特性:半冬性、全生育期230.8天,比對照濟麥22早熟0.8天。幼苗半匍匐,葉色綠,分蘗力強。株型緊湊,平均株高76.7/78.5厘米,抗倒性強。整齊度較好,穗層較整齊,熟相較好。穗紡錘形,小穗排列適中,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飽滿度較好。2019、2020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穗數47.1/47.3萬穗,穗粒數35.6/32.4粒,千粒重45.4/44.8克。201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穗數47.9萬,穗粒數32.7粒,千粒重45.2克。2019、2020年抗寒性評價鑒定:平均死莖率1.7%/1.3%,抗寒性1級,抗寒性評價好??共⌒越臃N鑒定:2019年結果,中抗白粉病,中感條銹病和紋枯病,高感葉銹病和赤霉病。2020年結果,高感條銹病、葉銹病和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和紋枯病。2019、2020年抗旱節水鑒定,節水指數1.237/1.441,兩年平均節水指數1.339。品質檢測,2019、2020年籽粒容重809.8/827克/升,蛋白質含量14.2/15.0%,濕面筋含量36.4/30.8%,穩定時間2.6/1.9分鐘,吸水率66.9/64.8%,最大拉伸阻力367.8/218.0Rm.E.U.,拉伸面積54.0/43.0平方厘米。
產量表現:2018-2019年度參加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631.51千克,比對照濟麥22增產5.03%;2019-2020年續試,平均畝產571.9千克,比對照濟麥22增產6.29%;2019-202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92.3千克,比對照濟麥22增產4.82%。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種期10月5日-15日,基本苗18萬左右;抽穗前后及時防治麥蚜,揚花期和灌漿期注意防治赤霉病和其他葉部病害。
建議種植區域:黃淮冬麥區北片的山東省、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南部麥區中高水肥地種植。
衡麥30品種簡介
審定情況:河北省冀中南審定,冀審麥20219002
選育單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旱作農業研究所;河北巡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良星99/龍麥26//良星99
特征特性:
該品種屬半冬性中熟品種,平均生育期233.4天。幼苗匍匐,葉色深綠,分蘗力較強。成株株型緊湊,株高71.5厘米。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硬質,較飽滿。平均畝穗數38.9萬,穗粒數30.4個,千粒重44.2克。熟相較好。抗寒性:優于對照 (遵化國家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抗寒性鑒定結果:2018~2019年度越冬死莖率7.3,對照品種死莖率8.9;2019~2020年度越冬死莖率0.7,對照品種死莖率0.3)。品質:2018/2019年河北省農作物品種品質檢測中心測定,粗蛋白質(干基)14.15%/14.6%,濕面筋(14%濕基)29.2%/28.6%,吸水量61.4毫升/61.4毫升/100克,穩定時間6.6分鐘/12.2分鐘,最大拉伸阻力390EU/480EU,容重812.0克/升/749.0克/升。抗病性: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抗病性鑒定結果,2017~2018年度高抗條銹病,中抗白粉病,中感葉銹病,感紋枯病,高感赤霉??;2018~2019年度高抗條銹病,中感白粉病病,感紋枯病,高感葉銹病和赤霉病。
突出特點:抗旱節水、多抗高產、品質中強筋
產量表現:2017~2018年度冀中南造墑播種、雨養栽培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35.6千克,比對照石麥22ck1增產9.7%、比洛旱7號ck2增產8.2%、比衡4399ck3增產9.6%,10個試點,10增0減,4個參試品種居第1位;2018~2019年度同組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43.4千克,比對照石麥22ck1增產4.2%,比洛旱7號ck2增產9.3%,比衡4399ck3增產1.9%。10個試點10增0減,4個參試品種居第1位。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39.5千克,平均比對照石麥22增產7.0%,比洛旱7號增產8.7%,比衡4399增產5.7%。
2019~2020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63.9千克,比對照石麥22增產7.8%,比衡4399增產5.8%,8個試點8增0減,3個參試品種居第1位。
適宜區域:河北省冀中南造墑播種、雨養栽培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為10月5日~18日。高肥水地每畝適宜基本苗22~24萬,中等肥水地每畝適宜基本苗24~28萬。足墑播種,播后鎮壓,一般畝施氮肥15千克、磷肥30千克做底肥;拔節期畝追施氮肥25千克。及時防治小麥蚜蟲、吸漿蟲和赤霉病等病蟲害。
上一篇:旱作所招聘科研助理的公告
下一篇:小麥新品種生產經營權轉讓公告